说起《西游记》,想必没有一个中国人会陌生,作为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中群众知名度最高的作品(没有之一),自进入影视时代以来早已有不下百部改编,其中更有些作品即使放在中国影史上也是里程碑式的。例如中国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被誉为中国学派扛鼎之作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大闹天空》,再是因其特殊的文化影响力被封神的《大话西游》,当然还有虽然电影拍的非常烂,但原著却经久不衰的《悟空传》。
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些能够脱颖而出的《西游记》衍生剧,都是对唐僧师徒四人不同的诠释,更直白一点就是"契合其时代的演义"。这里举个例子,例如最经典的86版《西游记》,稍微有点熟悉原著的人都知道,实际上86版《西游记》极不尊重原著,甚至把原著改的面目全非,连《西游记》本身的反封建,反统治的内核也变成鸡汤和真善美,可它却成为了最经典的《西游记》作品(没有之一)。
到这里,《西游记》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就非常有意思了,而我们今天要谈的,正是师徒四人的形象是如何随着社会的不同而不同的。
在课本教我们的常识中,《西游记》是明朝嘉靖年间,长兴县县丞吴承恩(淮安府(江苏省淮安市)山阳县人)由于宦途困顿,于是晚年绝意仕进,闭门写书,这才有这本不朽的著作。然而实际上早在明初时期,就已经流传有《西游记平话》,终明一代有影响力的各种《西游记》不下十多个版本。而吴承恩是《西游记》作者一事,要直到清朝学者吴玉搢首先提出,最后才被作为公认的西游记作者。
这里我们不去讨论吴承恩到底是不是《西游记》真正的作者,只是按理说,明刊本(所有明朝的《西游记》)对唐僧师徒四人形象在当时不同的版本中应该会有极大的差异才对,这就好比《大话西游》中多情无能的孙悟空和《悟空传》中骄傲张狂的孙悟空,毕竟不同的作者,又是不同的年代,总会有差异。
但令人震惊的是,这么多明刊本《西游记》,其间差异居然都是极小。比如其中它们所描绘的唐僧,表面上是佛门圣僧,心地善良,然而实际上却懦弱腹黑,虚伪至极。例如《神狂诛草寇,道昧放心猿》中面对孙悟空打死路上三个打劫的山贼,在描写师徒对话的时候,将唐僧的性格展露无疑:
唐僧装模作样给尸体念经:"他姓孙,我姓陈,各居异姓,冤有头,债有主,切莫告我取经人。"八戒笑道:"师父推了个干净。他打时却也没有我们两个。“三藏又多念了一句:"好汉告状,只告行者,也不干八戒、沙僧之事。”在这里,明刊本直接就给唐僧用了"装模作样 "这种贬义词,不仅一副胆小怕事的模样,更是满口假仁假义,这哪还像是一个慈悲为怀的出家人呢?
除此以外,唐僧懦弱爱"哭",更是几近贯穿所有明刊本,而且哭的更是五花八门。例如因出家人的慈悲之心而哭,比如听闻乌鸡国国王的悲惨经历,比丘国国王要拿小儿做药引所产生的痛心,这些"哭"都是悲痛之哭,常人况且闻之落泪,那唐僧作为一个出家人"哭",可以说很正常,我们都能理解。
然而后面的哭,却让你大跌眼镜了,比如唐僧的马被小白龙吃掉之后因感路途艰辛没有坐骑怎么前行的嚎啕大哭;唐僧因三徒弟偷吃人参果连夜潜逃,赶路太累又开始哭;甚至跟女儿国国王假结婚,他也是一个人偷偷抹眼泪。这简直和"敢问路在何方",发大宏愿历尽千辛求取真经的唐僧形象几近南辕北辙。
除了唐僧以外,其余三个师徒在明刊本中也不是什么好货色。例如86版经典《西游记》中正义凌然,嫉恶如仇的孙悟空,在明刊本中就是个暴躁毛猴子,杀人放火家常便饭,实在不行就捅尸体出气;猪八戒投胎时错投猪胎,心生怨恨便直接吃了自己的母亲(母猪),平时也是吃人度日;沙僧基本和猪八戒差不多,基本就是流沙河一霸,专干杀人越货的勾当。甚至我们眼中全是善良美女的女儿国,明刊本中都是一群专吸男人精气,不干就欲火焚身的女人。
那到这里很多人就问了,为什么明刊本要这么极尽描写人性的丑恶,而这样一部腹黑的作品,又怎么在明朝那么多人喜欢看?更是位列四大名著?
实际上,明刊本之所以要这么描写,那是因为当时的社会正是如此。比如来源于僧人形象的唐僧,在明代,由于朱元璋本身当过和尚,所以僧人参政现象严重,这就已经打破了佛教清心寡欲,不染红尘的戒律。僧人们开始变得贪财好利,自然没有一点出家人的形象。并且明代的宗教政策中,僧人比普通衙役地位还高,寺院的田产享有优惠减免政策,所以僧人私占田地的事情也时有发生。
在这种情况下,百姓怎么可能对僧人还有好印象?并且自嘉靖年后,明朝朝堂上党争严重,士大夫们前一套后一套,最终不过都是私利。严嵩这种奸臣本身就不需要说,即使如徐阶、张居正这类名义上的"名臣",家里都田产无数,为人奢侈铺张。
在我们的刻板印象中,奸臣就是贪污枉法,结党营私;名臣就是为国为民,清廉刚正。但实际上,谁不贪权重利?张居正照旧结党营私,左右朝政,打压异己,名臣和奸臣在人性上实际并无区别,唯一的区别不过是政治能力上的强弱罢了。
也正是如此,明刊本《西游记》虽然描写师徒四人历尽千辛,西天取经这样一个"真善美"的宏大主题,但其中人物却极尽人性的贪、嗔、痴,即使作为主角光环环绕的师徒四人也不例外,而唯一的区别,不过是取得了真经而已。
当然了,说到这里我们还得拿86经典版《西游记》来对比。86版的《西游记》对原著可以说改的面目全非,甚至连核心思想都改了,把一部魔幻现实的伟大小说,改编成了一部真正弘扬正能量和真善美的作品。
那86版《西游记》刚出来的时候,有没有人说不好呢?答案是肯定的,然而当时恰好赶上改革开发,中国经济腾飞,百姓日子逐渐变好,也是真善美,勤劳勇敢成为主旋律的时期。于是改编后成为真善美的师徒四人,被社会主旋律所接受,甚至被当时不少下海经商的商人当历尽千辛的唐僧做榜样。
再加上以当时的条件和技术来说,确实拍的很艰辛,制作也已经足够精良,同期几近没有其他竞品,这些因素都使得这部大改特改的改编剧成为经典的原因。与之相对比的就是张纪中版的《西游记》,该版被一致认为是迄今为止最符合原著的《西游记》,但是你要叫小朋友们去接受一个极其丑陋的猪八戒,显然不可能。
从这点上来说,《大话西游》之所以在刚推出的时候票房惨淡,被骂烂片,但是随后成为互联网文化符合之一,恰不也是刚好赶上了网络开放,人人追求个性和不同的时期么?以及小人物在时代洪流中的不得已。
这世界应该没有任何一部作品,会像《西游记》一样,会因时代的不同而产生相匹配的符号了。
《这不是西游》第42章:
上一期讲到了孙悟空从五行山下出来,拜唐僧为师,一开始俩人的感情相当好。唐僧越发觉得自己捡了个宝,而孙悟空也因唐僧救了他,又给他缝虎皮裙,而欣喜万分。
可是随后出现的六个毛贼挑拨了师徒之间的关系,孙悟空觉得这太正常,况且这也是因为自己六根不净,观音菩萨刻意派来的毛贼。而唐僧却总在担心孙悟空连累了他,还试图以不要他做徒弟威胁,结果没想到,孙悟空一怒之下跑了……
那么接下来发生的事情,绝对毁掉你的三观!
《这不是西游》第四卷《收徒历程》第4章(总第42章):
大唐高僧标榜的唐僧,为了释放自身的小邪恶对孙悟空连说四次谎话
一、单纯的孙悟空
为什么说这一切都在观音菩萨的预料之中呢?
就有点像你被领导安插到我的部门,我指派了个师徒带徒弟,其实一直监视你这个有前科的人。结果你这个徒弟比师父还牛,不把师父放在眼里,这时候观音菩萨不出来给个下马威,以后还怎么管?
所以孙悟空之前的一切行为都在观音菩萨监视之下,为了确保孙悟空还会回来。观音菩萨还专门送了一张从元朝穿越到大唐来的一副画像“圯桥进履”,以此来劝导孙悟空。
果然,孙悟空中计,心神不宁地从东海出来,往唐僧所在地翻跟头,刚飞到云顶就见到了观音菩萨:
菩萨道:“孙悟空,你怎么不受教诲,不保唐僧,来此处何干?”
观音菩萨这是明知故问,她都知道孙悟空不受教诲的事了,又怎么会不知道孙悟空为什么来这里?
慌得个行者在云端里施礼道:“向蒙菩萨善言,果有唐朝僧到……我才子闪了他一闪,如今就去保他也。”菩萨道:“赶早去,莫错过了念头”
观音菩萨知道孙悟空不受教诲的事,也就说明她已经跟唐僧见过面了,而且还指定了相应的对策。所以才会让孙悟空快回去,千万别错过了西天取经的念头,不然,他要戴不上紧箍儿,我菩萨都拿他没法哦……
而孙悟空也确实单纯的可爱,没有听出观音菩萨的话中有话,但凡他城府高一些,也就不会轻易相信菩萨。而会考虑,菩萨怎么知道我不受教诲,菩萨怎么知道我不保唐僧?
要么观音菩萨一直在暗中观察,要么就是菩萨已经先我一步到唐僧处布下了陷阱……
二、老练的唐僧
相对于孙悟空的单纯,这个唐僧就老练的多了:
虽然唐僧赶走孙悟空后自己也后悔,觉得不该用尖酸刻薄的话来刺激孙悟空,或许是曾经训斥徒弟习惯了,毕竟是大唐高僧嘛。
可是自己许下的诺,还得西天取经,于是一个人凄凄惨惨地往西走,这可把暗中观察的观音菩萨难受坏了。
于是观音菩萨变作一个老者前来问唐僧,你是干嘛的?
唐僧回答是:
“弟子乃东土大唐奉圣旨往西天拜活佛求真经者。”
这也是唐僧的为人处世之道,也透露出他的大智慧,这句话包含好几条信息:
我自称弟子,这是谦称;我是大唐来的,那是强国;我是奉旨来的,你不能拦我;我要去西天,这是御定的;我还要见活佛,我可是观音菩萨选的取经人哦……
后来唐僧不管到哪里都是这一套说辞,一般的人听到这番言论,自然是诚惶诚恐的,生怕得罪唐僧。
当然观音菩萨变作的老者可不吃这套的,而是要赠送他衣帽,此时唐僧表现仍然心灰意冷,觉得自己确实刻薄了,孙悟空不会回来:
“承老母盛赐;但只是我徒弟已走了,不敢领受。”
观音菩萨一看唐僧这么怂,马上告诉他了秘诀:
“……他若不服你使唤,你就默念此咒,他再不敢行凶,也再不敢去了。”
而唐僧听完这个话后,表现却是“低头拜谢”!
这个唐僧城府颇深,老人过来,他先自夸,老人送他衣帽,他也不拜谢,等送他这个紧箍咒之后,他却低头就谢,毫无废话!
由此可见他也是一个狠人,不问咒语的后果,不问孙悟空能不能承受的住,不问这是否有违教义,而是等观音菩萨一走,路也不走了,直接坐在路边狂练念咒:
“念的烂熟,牢记心胸!”
三、出家人也打诳语
孙悟空终于回来了,直接问唐僧,师父怎么还不走路,在这里干嘛啊?
结果唐僧第一次口出诳语:
“……动也不敢动,只管在此等你。”
这个唐僧啊,城府颇深,明明当时自己悄悄上路了,这里又说一动不动在等孙悟空,高,实在是高!
孙悟空单纯啊,还跟唐僧展示自己筋斗云多么厉害,自己又怎么到东海龙王处喝茶……而唐僧心思不在这里,他想的是怎么骗孙悟空戴上紧箍儿,所以很快就第二次口出诳语:
“我略略的言语重了些儿,你就怪我……像我这样去不得的,只管在此忍饿。你也过意不去呀!”
这个唐僧啊,刚才还暗暗自责自己言语重了些,现在看孙悟空回来了,变成了略略重了些。这还不算,还骗孙悟空说自己在忍饥挨饿,这就搞笑了,以前没有孙悟空,自己就不会从包袱里拿吃的?
你以为包袱里没有吃的,那你就错了,因为孙悟空说去化斋,唐僧当然不同意,说了第三句诳语:
“不用化斋,我那包袱里,还有些干粮,是刘太保母亲送的……”
看了没,自己懒到宁可挨饿,也不愿意自己去翻包袱,说到底还是骗单纯的孙悟空上当!
但凡孙悟空有一点点心机,自然就发现唐僧话中的漏洞,可惜他没有听出来,还真去翻行礼,这一翻就翻出了衣帽,唐僧一看孙悟空上当,马上第四句诳语出来了:
“是我小时穿戴的,这帽子若戴了,不用教经,就会念经;这衣服若穿了,不用演礼,就会行礼。”
由此可见,孙悟空也确实是一心向佛的,不然的话,唐僧这样说话对他就没吸引力。可惜本想学念经,本想学行礼,可惜学会了脑袋疼……
四、心狠手辣的取经人
唐僧一看孙悟空戴上了帽子,干粮立马不吃了,忙不迭的开始念咒,孙悟空疼的直喊“头痛!头痛!”可惜唐僧不理会那一套:
“那师父不住的又念了几遍,把个行者痛得打滚!”
但毕竟不知道紧箍儿到底开度有多大,紧度又有多大,唐僧担心紧箍儿会绷断,所以暂停了一下,这可不是因为孙悟空疼痛哦!
孙悟空一看头不痛了,马上拿出金箍棒要撬紧箍儿,唐僧一看这可不行,马上又念起来。
孙悟空这才知道,原来是这个和尚在作怪啊:
“莫念!莫念!念动我就痛了!这是怎么说?”
唐僧一看时机成熟,马上一副领导的模样:
“你今番可听我教诲了?”行者道“听教了!”“你再可无礼了?”行者道“不敢了!”
唐僧的嘴脸特别像当初如来佛祖把三个箍给观音菩萨时说的话:
“各依所用的咒语念一念,眼胀头痛,脑门皆裂,管教他入我门来!”
面对这么恶毒的法宝,孙悟空终于服软了,愿意保唐僧取经,唐僧这才满意了:
“既如此,伏待我上马去也!”
这谱摆的相当讽刺,以前不都是自己上马的吗?
其实这就是孙悟空的选择,选择了进入编制,进入体制,当然就受到体制内的制裁。不管你多么牛叉,所谓官大一级压死人,谁让你是我手下的,还治不了你了?
而在孙悟空戴紧箍儿这件事上,我们看不到观音菩萨的慈悲胸怀,也看不到唐僧的仁心,看到的只有孙悟空的愤恨:
“他怎么那等害我!等我上南海打他去!”
这件事上,唐僧连说四次谎话,确实不符大唐高僧的身份,也为后来赶走孙悟空埋下了伏笔……
我叫杨角风,换一种视角看西游,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乐趣!喜欢就请关注吧!(只针对小说中的人物,不喜勿喷)
前情回顾:孙悟空根本没打死毛贼,这都是观音菩萨陷害,并在龙宫另中一计!
相关问答
唐僧母亲疑出轨谋夫,难道她才是潘金莲?►如果你只看过电视《西游记》而没有读过原著,那么你对唐僧父母的认识仅限于这些细节:唐僧的父亲陈光蕊高中状元后,...从...
并没有真正让唐僧动了凡心的女妖,包括女仙。唐僧在这方面的意志还是满坚定的。唐僧纵然有千般不是,却真的是一心向佛。比如说她对女儿国王,后面曾说:“我待...
其实小说中经常会出现“巫师”与“法师”这两种行术之人;所谓的“师”与“巫”和“法”,就是有一种异于常人的特殊功能与功用的人,或是超自然神奇力量的人;而...
这是我在快看看的第一部漫画,当时就好喜欢这种甜甜的剧情,连夜追的那种。江哥真的好帅啊,还有一阳,子寻哥哥,阿年,我甚至觉得小男孩都特别帅。但是后来剧...那...
张馨予,她到底穿没穿裤子?阿娇!长得真的好看!但是红毯造型真的太辣眼睛了…她永远找到最不合身的衣服,用最廉价的面料来践踏自己的美貌。她这样穿大概是...前...
《西游记》应该是翻拍电影电视最多的一部小说了,故事里的师徒四人,个性鲜明,尤其是孙悟空和唐僧近些年被很多的电影、歌曲、喜剧进行了二次创作,加入了很多当...
当然也可能指无能为官者。至于三位大仙只是三个小妖精,并且没有任何背景的妖精,不像其他有背景后台行的妖一样做了坏事有人兜着。它们丑陋低能滑稽,邪恶自大...
唐僧确实有着一副“好看”的皮囊,但能在《西游记》中收到众多女妖精的青睐,除了“长生不老”的宣传,还因为他的“灵魂”和女妖精的共性。请听我细细道来:一...
我是漫小沈,很高兴为你解答!十年动漫迷,漫小沈平时看的动漫比较多,漫小沈有发过高质量动漫推荐的相关内容,推荐了三十多部动漫,有兴趣可以去漫小沈主页看...这...
1、唐僧①三藏答曰:“我弟子曾在化生寺对佛设下洪誓大愿,不由我不尽此心。这一去,定要到西天,见佛求经,使我们法轮回转。”②三藏勒马道:“悟空,切莫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