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国时期,漫画在中国曾经盛极一时。当时创作的作品如同万花筒般的窗口,帮助人们窥探20世纪中国的社会万象以及各种危机和矛盾。这些漫画可以说是中国近现代漫画的起点,在阅读中,你一定能看到民国时代最生动的众生相、社会相、市井相。
民国时期的漫画主要以讽刺为主
最近偶然在网上看到几张民国时期漫画,大为惊艳。对比现在中国漫画界的缓慢发展,我国青年看漫画基本都只看日漫与美漫,对于国产漫画可谓知之甚少。
漫画《供过于求与求过于供》
但回想当年,那个处于社会变革的民国,漫画界却诞生了许多大师,一大批大师选择用漫画代替文章对社会不公黑暗进行讽刺。当年中国知识分子思想是如此犀利。安静之中,似乎总有些声音,留给了今天的历史。
民国时期漫画受一些外国漫画影响
有人说,文学的力量在于“一滴墨水引发千万人的思考”,那么漫画就应该是“图以载道”,用形象为一个时代留下记忆。让现在的人能够通过色彩和线条,和那时的人们对话。
民国漫画以上海最风靡
在民国时期,全国各地公私美术学校林立,美术活动社团众多,美术展览频繁,规模宏大,为美术学习者创造了便利条件与有利环境,使得一些青年投身到美术学习中去,美术不仅成为一种专业的技能课,也成为普通学校的必修课。
上海因其商埠地位促进经济发展,加上新的字模、排字架等新技术被率先使用,成为当时中国重要的印刷出版地。凭借逐渐便利的图像印刷复印技术,漫画杂志也迅速发展起来。
《上海漫画》:第一份成功漫画杂志
《上海漫画》的首期于1928年4月21日发行,封面是张光宇创作的《立体的上海生活》,封面上“上海漫画”四字,同样由张光宇设计。创办《上海漫画》的漫画会,是中国第一个漫画家团体。封面标榜“立体的上海生活”,《上海漫画》的确很“立体”,周刊图文并茂,每期含封面封底8页,以漫画为主,穿插刊载摄影、散文、随笔、艺评等。
《上海漫画》封面
第一版是封面漫画,第四、第五版是名家漫画,第八版是叶浅予的长篇连环漫画《王先生》。其他版面则灵活机动。既有表现市民生活的市井漫画,又有描摹人生的肖像漫画,还有构思巧妙、寓意深邃的政治讽刺漫画,《上海漫画》在创刊后成了一本“时尚刊物”,每期发行3000份以上,在当时十分畅销。
《时代漫画》:以幽默和讽刺见长
《时代漫画》是一份民国时期的漫画杂志,于1934年创刊至1937年因抗战终刊。出版者为时代图书公司,创刊人为漫画家张光宇和鲁少飞。该杂志上刊登传统的讽刺漫画、都会写生和连环漫画等。
《时代漫画》封面
作为民国时期漫画传播的一大平台,集结了一大批当时有名的漫画家如鲁少飞、张光宇、张正宇、曹涵美、叶浅予等,而廖冰兄、丁聪和华君武等也在刊中崭露头角。该刊可谓“一代漫画大师的摇篮”,有人称其为“中国漫画史上一本最为重要的杂志”。
漫画直抵都市人的孤独生活状态
由于漫画作者多聚集在大都市上海,民国的漫画也极具现代精神。上海较早的具有其他城市没有的物质化的生活,如汽车、电影院、魔术、电话、咖啡馆、舞厅等等西化的生活方式。
民国的漫画也极具现代精神
虽然插画里并不过多地描述这些物品的实际存在,但插画的创作者对于生活中处处可见的物质生活不可能没有触动,尽管书籍插画受制于文本的约束,但对于都市生活下人们的空虚、孤独、颓废的生活状态仍表现出极大的关注。
总之,当时创作的这些作品提供了一个如同万花筒般的窗口,帮助人们了解20世纪中国出现的各种危机和矛盾。
笑写沧桑——民国时期漫画家 孙之俊作品展
由上海图书馆、合肥市图书馆主办的“笑写沧桑——民国时期漫画家孙之俊作品展” 2018年7月1日在合肥市图书馆开幕。
孙之俊先生是中国漫画史上早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人物,他既是一位漫画创作者,也是一位漫画发展的开拓者。从1927年到1949年,孙之俊用近乎于“漫画日记”的形式对社会生活进行了最及时的反映。孙之俊先生说:“‘导人为善’,是我理想中的漫画主题”。
作为漫画家,他对社会、人生、历史大事件的思考非常机敏尖锐富有启发性,特别是在那种复杂的时局中,孙之俊不仅需要与黑暗的恶势力作斗争,还需要在精神上给人以引导和慰藉。
由于他自1942年就开始配合亲属中的中共地下党员做情报的收集工作,这种经历加深了他对创作主题的选择和表现的深度,他的作品具有独到的精辟构思和警世醒民的作用,而不是脱离生活的随意编造。
他依据事实为背景,选择最为老百姓理解的角度,形成深刻而幽默的效果,他不断地创作着一幅幅深入人心的漫画作品。在长达二十二年连续创作中,孙之俊成功塑造了贾醉生、老糊涂、万斤油、王曰叟、费利儿等三十多个极具代表性的漫画人物形象。
孙先生是个进步的艺术家,他爱国齐家,关注社会民生,用自己的笔尖锐地抨击一切不公正现象,表达社会大众的心声。是中国近代美术史上不可或缺的代表性人物。
展览到7月8日结束。
提起漫画家,很多人想到的是几米、朱德庸……,但其实早在民国,我国就出了一位大名鼎鼎的漫画家。
朱自清说他的漫画像诗,马未都说他的漫画有意境,朱光潜说他的漫画有谐趣。
他不仅善画漫画,还精通三国外语,集多种才艺于一身,他的画作、著作、译作都颇为丰厚。
他还被当选为中国画院的首任院长,得到周总理的三次亲自接见。
他就是创中国漫画之先例,堪称“漫画鼻祖”的丰子恺。
少年画家 以心入画
1898年11月,丰子恺出生在浙江的石门镇,家里有个染坊,靠染布维持生计。
丰子恺的父亲丰鐄,渴望通过求学在仕途上一展才华,但事与愿违。
丰鐄与妻子已经生下六个女儿,中年得子,视丰子恺为宝玉,取乳名为慈玉,寄予厚望。
然而丰子恺从小就钟情于艺术,常从染坊讨来颜料在课本上涂抹。
父亲看到课本画得花花绿绿,呵斥道:“画画能有什么出息?快把颜料给我倒掉!以后不准在书本上涂画!”
幸好姐姐们了解丰子恺的心事,瞒着父亲偷偷给他颜料画纸,用实际行动支持弟弟。
丰子恺一门心思放在绘画上,白天画,晚上画,不厌其烦地画,画得越来越好。
有一次,有两位小伙伴因为交换丰子恺的画大吵起来,先生过来责问缘由。
其中一位同学拿出画来交给先生。
先生拿过画一看,小画笔法娴熟,有模有样,忙问:“这是谁画的?”
同学们都看着丰子恺。
丰子恺只好低着头走到先生面前,小声地说:“是我画的。”并伸出手做好挨先生戒尺的准备。
意外的是,先生非但没有责备丰子恺,还让丰子恺帮他画张孔子像。
丰子恺很快就画好了孔子像。
老师见了画,很是喜欢,还把画挂起来,让大家天天朝着孔子画像作揖。
从此,大家都称赞丰子恺是“小画家”。
丰子恺15岁那年,便师从李叔同,并在老师的鼓励下,决意把一生都献给艺术。
为了学画,丰子恺还到日本留学。
在日本,丰子恺深受日本漫画家竹久梦二的影响,回国后,便取法竹久梦二的画风,结合生活创作,发表了处女画作《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
画作一经发布,就得到《文学周报》编辑郑振铎的注意。不久,丰子恺的第一本漫画集《子恺漫画》便出版了。
很快,《子恺漫画》成了当下最热的漫画书,再版多次,在上海书店、学校、老弄堂随处可见。
丰子恺一举成名。
艺术逃难 万般滋味
成名后的丰子恺,并不想一生只为名利奔波。
他只想在家过读书、作画、写文的惬意生活。
但,世事多变,一群不速之客打破了丰子恺想要的宁静。
1937年11月6日下午,丰子恺正在家作画。
突然,镇子上传来一声声巨响,是日本侵略者的飞机正在轰炸小镇。
石门镇失守了,危急关头,丰子恺决定:“宁做流浪汉,不当亡国奴。”
就这样,丰子恺一家十二口人走上了无比艰辛的逃难之路。
这一路很是艰辛,路上只能靠青烘豆和芋头充饥,为了躲日寇,全家只能在船上过夜。
但丰子恺总能在黑暗的时光里生出温暖的光来。
丰子恺一家流落至武昌,一路舟车劳顿,大家百感交集。
但丰子恺看到被砍掉树冠的大树还长得枝繁叶茂,却兴致盎然地作诗:大树被斩伐,生机并不绝。春来怒抽条,气象何蓬勃!
不得不说,实在“心大”!
后来到了宜山,这里常有日寇空袭,丰家人都躲在石缝里。
气氛异常紧张,丰子恺却带上书籍和点心去给大家谈时局、聊艺术,忙得不亦乐乎。
在岩洞里,他还创作出不少作品,其中有一幅《警报作媒人》,让人看后笑着笑着就流出泪来。
丰子恺漫画《警报作媒人》
在贵州遵义,丰子恺还在每个周末的晚上举办家庭联欢会,专门给孩子们讲故事。
讲完故事,丰子恺会让孩子们把故事写成作文,然后交给他批阅。
在逃难路上能够平安活着已经不易,但丰子恺从来不是想苟活着,而是认真对待当下的每一秒,让每一秒都活得有滋有味。
就像他说的,”既然无处可逃,不如喜悦。既然没有净土,不如清心。既然没有如愿,不如释然。”
心小了,所有的小事就大了;心大了,所有的大事都小了。
看淡世事沧桑,便能内心无恙。
严霜烈日皆经过,次第春风到草庐
养猫画猫 为猫立传
抗战期间,丰子恺在外流浪了八年,直到1946年9月才回到石门镇。
丰子恺的家已成一片废墟,他只能痛别故乡,租住到杭州的“湖畔小屋”。
在这里,吃尽了苦头的丰子恺,养了一只猫。
这只猫浑身雪白,非常漂亮,看起来“伟大如象”。
丰子恺十分喜爱它,给它取名“白象”。
他甘心做“白象”的铲屎官,亲自给它添水喂饭、洗澡、挠痒痒。
后来白象失踪,丰子恺还不惜重金、四处寻找,只可惜找到时,白象已死。
丰子恺称赞白象:有壮士之风,情愿战死沙场,马革裹尸。又有高士之风,不愿病死在床上……
他甚至为白象写了一篇文章,《白象》一文刊出后,读者纷纷给他送猫,丰子恺让孩子都收下,这也彻底激活了丰子恺的猫奴属性。
丰子恺漫画《小猫亲人》
有一次,小猫在女儿的膝盖上趴着睡着了。
丰子恺为了不惊扰猫,便主动给女儿端茶送水又送书,只为了不让女儿站起来。
表面上看是在宠女儿,其实他是在宠猫呢。
还有一次,家里做了红烧鱼,大家晚到几分钟,鱼就不见了。
一看,几只猫聚在床上吃得正欢,新买的白床单被弄得污七八糟,但猫奴丰子恺只是默默把鱼放进碗橱。
结果猫自有办法,把厨房弄得碗碎盘翻,还偷吃了女儿的蛋糕,弄得丰子恺哭笑不得。
猫的偷吃案件不可胜数,即使发出通辑,也是诸猫在逃。
只是这猫,还把烂污拉在床底下。
丰子恺夜里睡觉,被又腥又酸的臭味熏得辗转反侧,还要冒着夜寒,下床铲屎。
尽管如此,丰子恺还是担心猫的待遇问题。
丰子恺对太太说要提高养猫经费,太太不肯,丰子恺就提起被猫弄污的新床单。
太太肉痛,就答应给猫提高待遇,由每日千元增至每日三千元。
大猫奴丰子恺不仅爱猫,还画猫、写猫,让猫爬到自己头上。
俗话说“不要让别人在你头上撒野”,丰子恺的头上却坐着一只猫,真是诙谐。
猫,对于丰子恺来说,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
它们满足了丰子恺对生活的热爱,也得以让他在乱世中永葆童真。
心有暖意 不畏寒凉
猫之于丰子恺,是生活的希望,也是心灵的慰藉,他可能也没想到,自己会因为画猫写猫而招来灾祸。
在那段特殊的历史时期,丰子恺因为《阿咪》一文被扣上许多子虚乌有的罪名,遭到攻击和批判。
他的一些漫画也被翻出来,成为了无稽的罪状。
一时间,丰子恺成了“反革命黑画家”,还被列为“上海十大重点批斗对象”。
看到一生钟爱的漫画被践踏,自己背上了莫须有的罪名,丰子恺悲痛不已,但他仍旧积极地面对每一天。
子恺漫画《有情世界》
在那段日子,虽然他每天都被逼无奈地做着自己不情愿的事,但他的内心足够坦荡。
每次写好“检讨”之后,他都把材料摊在桌上,任凭大家欣赏,一副宠辱不惊的样子。
他在小儿子结婚时还赋诗劝慰家人:“胸襟须广大,世事似浮云。”
哪怕是被抄家后,身坐“牛棚”,他还是想出了办法,搞起了“地下工作”——每天天不亮,就借着微弱的灯光伏案笔耕,一天两三个小时。
在恶劣的生活条件下,丰子恺病倒了。
由于身体极度不适,他被获准在家休养。
他把养病当成看书写作的机会,甚至经常不吃药故意拖延病情。
病情稍有好转,他就要作画、撰文、翻译……
这段时间他成果显著,撰写了大量诗词,译出了四部著作,还完成了《护生画集》的创作。
之后,丰子恺的病情不断恶化。1975年9月2日,这位艺术大师安详离世。丰子恺的一生饱经风霜,他一心向往恬淡的生活,却被逼得背井离乡;
他倾尽心血构筑的家园,却被战火无情烧毁;他全心全意搞艺术创作,却被莫名遭受迫害。但他终其一生,依然坚韧挺拔。
面对世间风雨,他胸怀坦荡,宠辱不惊。
用他的行动和丰硕的著作告诉世人: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
就像麦家说的:敢死不叫勇气,活着才需要勇气。
当满地就是六便士的时候,丰子恺就是抬头看见月亮的那一个。
这也是我们今天谈论他的意义。
. END .
【文| 南小雨】
【编辑| 丹尼尔李】
【排版 | 毛毛雨】
往期精彩文章推荐:
朱广权李佳琦联手带货卖出4000万,原来还可以这样为武汉加油!
倭寇为患几十年,为什么戚继光用4000名义乌农民,就彻底解决了
相关问答
南烟斋笔录,梅兰芳南烟斋笔录,梅兰芳
三月初三,蛮好看的三月初三,蛮好看的
绘师:养猫画画的随随图片仅供欣赏,不作商用,侵权即删与其相忘于江湖,不如手动关注我们。绘师:养猫画画的随随图片仅供欣赏,不作商用,侵权即删与其相忘于江湖,...
[最佳回答]下图是一幅民国四年的讽刺漫画:带着清朝乌纱帽,象征着帝王...
[最佳回答]《冬日街头》表现的是在隆冬时节的城市街头,一对衣着厚实暖和的父子与另一对衣衫褴褛、沿街乞讨的父子面面相觑的场景。《都市奇观》表现的是一位身...
2011年11月,壳小杀与左小翎一起推出中国奇幻题材《百玄传》后,2012年推出民国风抒情作品《南烟斋笔录》,在《百玄传》面临断更的情况下,《南烟斋笔...
1、《野画集》吹爆,为了一部漫画下载了一个App。剧情也一直在开火箭(啵乐漫画,腐次元app可看)2、《19天》!!还有《SQ》。《19天》是耽美作者old先,《SQ》是...(...
九哥来答!呃呃呃,首先感觉快看里的漫画种类和数量真心不是很多。很经典的悬疑推理的《死亡笔记》都木有啊,对这种累和数量有待提高。九哥目前在快看中感觉...
一、前言中国的现代诗又叫“白话诗”,它是清末民(国)初白话文运动、新文化运动的重要要产物之一。中国现代诗前期受西方自由体诗歌影响较大,稍后迅猛发展,...本...
经过作者陈磊的分析,关于李元霸,估计你已经猜出了答案:李元霸其实是个虚构的人物,历史中并不存在这样不合常理的人。陈磊的这套漫画科普书,诙谐幽默,生动...据...